新书·全网首发 | 王晴编《日本汉学中的上海文学研究》
《日本汉学中的上海文学研究》
王晴 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年10月第1版
ISBN:9787547617540
定价:99.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上海社科院“中国城市文学研究”团队组织编纂的《海外亚洲汉学中的上海文学研究系列》之一。主要收录了18篇由日本学者撰写的上海文学研究论著,大体上反映了近30年内日本学者对上海文学研究的状况,其中不乏日本名家的本色当行之作,如鲁迅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木山英雄、丸山昇、北冈正子均有文章收录在内。以期较为全面地呈现域外学者的研究风格和研究范式,从而在充分借鉴的基础上,深入认识中国本土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本质特点,并有针对性地反思不同地区探索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路径、思想和方法。
编者简介
王晴,一桥大学社会言语研究科博士生在读。青山学院大学非常勤讲师。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DC2。研究方向为殖民地文化、伪满洲国文学研究。
作者简介
(依目录顺序)
秋吉收(Akiyoshi Shu):九州大学言语文化研究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文学、主要从事鲁迅研究、台湾文学等方面的研究。著有《鲁迅——野草と杂草》(九州大学出版会,2016年)。发表论文有《鲁迅与徐玉诺——围绕散文诗集<野草>》、《论中国现代诗人郭沫若1949年后诗作中的“红色”思想变迁》、《“杂文家”鲁迅的诞生》、《鲁迅<野草>中的“东西融合”》、《赖和与徐玉诺——“台湾的鲁迅”与大陆新文学的关系》等。译有鲁迅《杂草(上·下)》、叶圣陶《玉诺的诗》等。
坂井洋史(Sakai Hirobumi):一桥大学言语社会研究科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主要从事巴金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化批评等方面的研究。著有《忏悔与越界: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巴金论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寻找巴金》(四川文艺出版社,2019年)等,并整理出版《陈范予日记》(学林出版社,1997年)、《情影:陈范予诗文集》(香港文汇出版社,2011年)等。
铃木将久(Suzuki Masahisa):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系研究科、文学部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主要从事竹内好与中国、瞿秋白、茅盾、胡风等方面研究。著有《上海モダニズム》(中国文库、2012年),发表论文有《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五·四”想象》、《民族与启蒙:在民族形式讨论中的胡风》、《1930年代中国左翼文艺思想与现代主义》、《浅析鲁迅与瞿秋白有关翻译的讨论》等。编有《当中国深入世界——东亚视角下的“中国崛起”》(亚际书院,2016年)。
北冈正子(Kitaoka Masako):关西大学名誉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研究,主要从事鲁迅研究。出版有《摩罗诗力说材源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鲁迅 救亡之梦的去向:从恶魔派诗人论到《狂人日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鲁迅文学の渊源を探る「摩罗诗力说」材源考》(汲古書院,2015年)、《日本异文化中的鲁迅──从弘文学院入学到「退学」事件,青年鲁迅的东瀛启蒙》(麦田出版,2018年)等著作。
代田智明(Shirota Tomoharu):曾任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科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研究,主要从事鲁迅研究。著有《现代中国とモダニティ——蝙蝠のポレミーク》(三重大学出版会,2011年)、《鲁迅を读み解く——谜と不思议の小说10篇》(东京大学出版会,2006年)。发表论文有《私たちの想像力は“鞑靼海峡”を渡っていけるのか》、《愈やしの文学としての鲁迅》、《希望と绝望のはざまを跳跃する——鲁迅<野草><希望>を读む》、《竹内好<近代とは何か><近代の超克>再读》等。
丸山昇(Maruyama Noboru):曾任樱美林大学文学部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主要从事鲁迅研究、中日战争时期中国文学研究。出版有《鲁迅·革命·历史(王俊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文化大革命に至る道——思想政策と知识人群像》(岩波书店,2001年)、《上海物语:激动と混沌の街》(集英社,1987年)、《ある中国特派员——山上正义と鲁迅》(中公新书,1976年)、《现代中国文学の理论と思想:“文化大革命”と中国文学觉え书》(日中出版,1974年)等。
藤井省三(Fujii Shozo):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名古屋外国語大学教授、日本学术会议会员。曾任东京大学文学部、同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系研究科教授。研究方向为20世纪中国文学,主要从事鲁迅研究、中日文化交流、台湾文学、华语系文学等方面的研究。著有《鲁迅「故乡」阅读史》(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华语圈文学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村上春树心底的中国》(时报出版,2008年)、《台湾文学这一百年》(麦田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等。
中村みどり(Nakamura Midori):早稻田大学商学学术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主要从事陶晶孙研究、上海现代派、中日文化交流、留学经验与近代化等方面的研究。发表的论文有《日本占领下上海における陶晶孙の言说》、《大学オーケストラから左翼演剧へ——艺术剧社における陶晶孙の音乐活动》、《中国におけるジャポニズム小说の变容》、《中国人留学生が语る「日本」——郁达夫「归航」とイギリス排日小说『キモノ』(Kimono)》、《洪深のアメリカ留学体验》等。
山口守(Yamaguchi Mamoru):日本大学文理学部特聘教授,曾任日本台湾学会会长。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主要从事巴金研究、台湾文学、华语语系文学等方面研究。著有《黑暗之光:巴金的世纪守望》(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年),《巴金与安那其主义》(中国文库,2019年)等著作,发表论文《巴金与高德曼:1920年代国民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白先勇小说中的现代主义:<台北人>的记忆与乡愁》、《作为离散的母语:阿来的汉语文学》、《北京时期的张我军:被文化与政治夹击的主体性》等。
江上幸子(Egami Sachiko):菲莉斯大学国际交流学部名誉教授。研究方向为20世纪中国文学,主要从事中国文学中的女性文学、性别话语等方面研究。发表的论文有《对现代的希求与抗拒——从丁玲小说<梦珂>中的人体模特事件谈起》、《“讲述”战争中性受害的“耻辱”——丁玲<新的信念>之误译和删改说起》、《中国女特务的表象——郑蘋如、王佳芝与贞贞》、《现代中国性别秩序的形成与丁玲》等。
前山加奈子(MaeyamaKanako):骏河台大学名誉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主要从事女性文学、女性媒介等方面的研究。发表的论文有《1920年代初头における日本と中国の女性刊行物——吴觉农が紹介·论争した女性运动论から见る》、《<女子月刊>をめぐって——1930年代中国におけるフェミニズム》、《ジェンダー视点でみる近代中国の断发——日本との比较において》、《〈图画日报〉にみる清末上海の働く女性たち》、《時代に生き、時代に翻弄された女性作家·関露》、《〈上海妇女〉》の創刊まで》等。
饭塚容(Iizuka Yutori):中央大学文学部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主要从事中国早期话剧、中国现当代文学接受等方面的研究。著有《中国の「新剧」と日本》(中央大学出版部,2014年)、参与写作《中国话剧艺术史》(田本相主编、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6年)等。发表的论文有《中国现当代话剧舞台上的鲁迅作品》、《关于文学作品翻译的诸问题》、《<雷雨>在日本》、《文明戏剧本的六种类型》、《关于钱谷融的“<雷雨>人物谈”》、《中国话剧的发展与日本-中日戏剧交流的三次高峰》、《余华作品在日本的翻译与研究》等。
濑户宏(Seto Hiroshi):摄南大学名誉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主要从事中国戏剧、表象艺术等方面研究。著有《中国の現代演剧——中国话剧史概況》(东方书店,2018年)、《莎士比亚在中国——中国人的莎士比亚接受史》(陈凌虹译,广东人民出版社,2017年)、《中国话剧成立史研究》(陈凌虹译,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年)等。发表的论文有《宫本研<阿Q外传>考》、《论上海戏剧协社的<威尼斯商人>演出》、《试论曹禺作品在延安的演出》等。并参与编校《<申报>揭载文明戏剧评》(好文出版,2017年)等。
杉野元子(Sugino Motoko):庆应义塾大学文学部教授。研究方向为中日比较文学,主要从事老舍研究、殖民地文学等方面的研究。发表的论文有《老舍与萧乾》、《叶圣陶研究在日本》、《北京的骆驼祥子与香港的骆祥致——1962年香港影片<浪子双娃>考》、《路易士と日本――战時上海における路易士の文学活动をめぐって》、《民族と民族の狭间を生きた作家李如雲の人と文学について》、《南京中日文化協会と張资平》等。
滨田麻矢(Hamada Maya):神户大学大学院人文学研究科、文学部教授。研究方向为20世纪中国文学,主要从事中国文学中的女性表象、性别表象等方面研究。发表的论文有《文化的“混血儿”——陶晶孙与日本》、《两个世界的对立》、《朱天心<古都>与胡兰成的美学》、《遥远的乌托邦——王安忆<兄弟们>中的女同志连续体》、《日治时代的女学生书写 以杨千鹤为中心》等。译有『中国が愛を知ったころ』(张爱玲作,岩波书店,2017年)等。
池上贞子(Ikegami Sadako):迹见学园女子大学名誉教授。研究方向为华语圈现代文学,主要从事张爱玲研究。著有《张爱玲 爱/生/文学》(趙怡凡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等专著。发表论文《从中国民话之会起步》、《抗衡越界之歌-浅谈也斯日译本诗集<亚洲的滋味>》、《焦桐创作中的女性表征-阅读<茉莉花遗事>》等。译有张爱玲《倾城之恋》(平凡社,1995年)、也斯诗集《アジアの味(亚洲的风味)》(思潮社、2011年),并参与翻译《台湾新文学史(上、下)》(陈芳明著,东方书店,2015年)等。
木山英雄(Kiyama Hideo):一桥大学名誉教授。研究方向为近现代中国文学,主要从事周作人研究、鲁迅研究。出版有《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木山英雄中国现代文学思想论集》(赵京华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北京苦住庵记:日中战争时代的周作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周作人「对日协力」始末》(岩波书店,2004年)等。发表论文有《<野草>主题构建的逻辑及其方法——鲁迅的诗与哲学的时代》、《实力与文章的关系——周氏兄弟与散文的发展》等。
松村志乃(Matsumura Shino):近畿大学国際学部講師。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学,主要从事王安忆研究、茹志鹃研究、女性文学、马华文学等方面的研究。著有《王安忆论:ある上海女性作家の精神史》(中国书店,2016年)发表论文有《南洋华侨とその家人―茹志鹃、王安忆から見た王啸平》、《最晩年の茹志鹃 : 最后の小说「前へ、前へ」(1991)を读む》、《王安忆文学における「母亲」:「知识人の母」と茹志鹃》、《王安忆の“上海”:<长恨歌>を中心に》、《王安忆と“寻根”》、《“西洋”の追求——王安忆<我爱比尔>试论》、译有叶弥《猛虎》、文珍《夜汽车》等。
目 录
序言(王晴)
秋吉收 著,李慧 译:《成仿吾与鲁迅<野草>》
坂井洋史:《离散的语言体验——陶晶孙新论》
铃木将久 著,李家平 译:《上海:媒介与语境——读<子夜>》
北冈正子 著,邱香凝 译:《关于<上海日报>所载须藤五百三<医生所见的鲁迅先生>》
代田智明:《1934:作为媒介者的鲁迅》
丸山昇 著,孙歌 译:《由<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手稿引发的思考——谈晚年鲁迅与冯雪峰》
藤井省三 著,燕璐、王志文 译,燕璐再校:《鲁迅与刘呐鸥:“战间期”在上海的<獾山艳史>、<春蚕>电影论争》
中村みどり:《<蝴蝶夫人>:从好莱坞电影到施蛰存与穆时英的小说》
山口守:《巴金与西班牙内战》
江上幸子:《近代中国的“主体妓女”表象及其夭折——探求于民国时期多种媒体中》
前山加奈子:《论<妇女园地>对传统妇女观的批判:中国三十年代的女性主义论》
饭塚容 著,赵晖 译:《被搬上银幕的文明戏》
濑户宏 著,陈凌虹 译:《论上海戏剧协社的<威尼斯商人>演出》
杉野元子 著,黄汉青 译:《柳雨生与日本——太平洋战争时期上海“亲日”派文人的足迹》
滨田麻矢:《蓝衣少女-张恨水、张爱玲笔下的女学生想象》
池上贞子:《张爱玲和日本——谈谈她的散文中的几个事实》
木山英雄 著,蔡春华 译,坂井洋史 校:《关于郑超麟的狱中吟》
松村志乃著,王晴 译:《“新中国”的母女——文化大革命后的茹志鹃小说》
跋(金方廷)
序 言
几年前放假的时候,从日本回到国内探望亲友。很难得地与昔日的朋友们小聚在一起,这些以往在一起读书论学的朋友们如今散落在世界各地,各怀壮志地行进在求学深造之路上,唯有寒暑假方能一聚。席间,一位朋友突然问我:“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者们在做什么?”我有些摸不着问题的要领,不知道他到底想问什么。他又重复一遍:“日本的那些研究中国文学的学者,他们的共同关切在哪里?好像看不到什么整体的面貌。”他究竟想问什么,我是明白了。但是,该如何作答我却一直思考到了现在。
很能理解这种在文学史教学的熏染下的对“整体性”的迷恋。在框架、结构、位置中确认对象的有效性和限度,仿佛是文学研究中不言自明的基本功夫。就好像,如果一个作家、作品无法被归入到某一流派或是群体性的特征中,无法作为一种整体性的隐喻而显露身影,仿佛就会给研究者带来极大的焦虑,甚至会让人怀疑其是否有被纳入视野的价值。如何砍掉偏离整体性的枝节,将研究对象安稳地放入到“模具”中,或者,削减掉其“异质性”而使之转变为“稳定性”,这似乎是中国文学研究的一种主流的、共识性的思考。但是,这样一种趋向很难在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中看到。
在我看来,这也正是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的魅力之所在。笼统地说,日本学者所做的,正是对“整体性”迷思的破解。从既有框架的定位中“解救”出作者和作品、关注无法被归类的那一部分“溢出物”,以这样的方式去质疑任何一种“归类”。这就好像是,用“异质性”这个小锤子,在看似坚不可破的“整体性”的表面凿出一个足以使整个体系坍塌的小洞,并以这种方式让人们察觉到被“整体性”遮蔽掉的更为广阔、生动的文学空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的背后还预示出另外一个道理:被走出来的路之外其实任何土地皆可为“路”。对整体性发起公然的质疑,这种做法虽然“伤害性极大”,但是对于呈现文学的复杂性与多元性,反思学术方法论上的僵化对思考的禁锢来说,则是必要的,恐怕也是急需的。
正苦于无法将上述感受表述出来的时候,有幸受上海社科院文学所的王光东老师之约,参与到这一系列丛书的编辑工作中,能够让我将这一感受通过这本书传递给读者,我想这恐怕是最好的方式。我本身是做伪满洲国文学研究的,这一研究方向颇具时空局限性,因此我并没有能力对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现状做整体性的把握,也无法凝练出一个“共同的关切”。但我想,通过编选这样一本论文集,读者或多或少是可以感受到日本学者身上的那种拆解“整体性”的冲动吧。这也是我急切地想要让中国读者与他们相遇的原因。
本书是海外汉学的上海文学研究系列中的日本篇,主题限定在上海这一区域中,但在编选的过程中并没有局限在上海作家和上海主题的作品这一限定中,但凡涉及到上海这一地域的文学作品、作家,甚至并没有被视作上海文学范围内,但实际上个人的思想或是文学修养的形成中上海是不可或缺的要素的作家,如陶晶孙,也被归入其中。除了上海这一限定之外,研究方法上的多样性也是编选时加以考虑的要素。比如除了作家论、文本解读之外,文化批评和新文化史的研究方法下的研究以及资料整理也有意地加以选入。另外,由于海外的上海研究多集中于建国前,这一点在日本也不例外,对此,本书有意选取了属于上海当代文学范畴的研究论文,以此更为历时性地展现海外上海研究的面貌。在构成上,本书也有意地考虑到研究者的年龄层构成和性别构成,试图还原一个现在进行时的日本中国研究的面貌。但受篇幅所限,不得不做取舍,面对很多优秀的研究成果,只能忍痛割爱。本书收录的论文虽然多为学术杂志刊登过的文章,但在本次编辑的过程中,大部分作者对原文或译文进行了细致的修订,取得了联系的译者也在原作者的同意下对文章进行了润色,这些细小而真挚的工作足以体现作者、译者对这样一种学术交流所持有的热忱的态度。
因缺乏编辑经验,每每惶恐不安之际,正是诸位作者和译者慷慨的帮助和亲切的鼓励,成为我最大的慰藉。再次感谢王光东老师给我这样难得的机会。本书在编辑过程中受到东京大学中国语中国文学研究室的铃木将久老师慷慨的支持,在他花费了大量时间与精力的帮助下才得以与众多德高望重的学者取得联系,征求到了几乎所有作者的版权,在此表达特别的感谢。一桥大学名誉教授木山英雄老师在做白内障手术前夕特意来电询问编辑事宜,对编辑的工作表达了支持与鼓励,令我难以忘怀。一桥大学言语社会研究科的坂井洋史老师,拨冗为译稿再做校阅,谨此致谢。遗憾的是,小谷一郎老师因为住院,未能与其取得联系,不得不割舍他的论文《三德里的“小伙计”——创造社出版部和上海通信图书馆》(《上海鲁迅研究》、2016年第1期),如今后有机会,定做增补。另外,在有着十多年交情的“老朋友”金方廷女士的协力下此书的编辑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这为我们的缘分增加了美好的回忆,一并致谢。
最后,我想说,疫情让平面的世界瞬间长出无数的褶皱,在新的隔断被不断加高加厚的现实面前,或许我们还有文学相通彼此——“这里有蔷薇,就在这里跳舞吧!”
2021年7月27日于东京河边
跋
作为“海外汉学中的上海文学研究”丛书的一辑,由王晴女士选编的《日本汉学中的上海文学研究》收录了18篇由日本学者撰写的上海文学研究论著。本辑收录的文章大体反映了近30年内日本学者对上海文学研究的状况,其中不乏日本名家的本色当行之作,如鲁迅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木山英雄、丸山昇、北冈正子均有文章收录在内;其他作者的文章也多能反映日本学者独到的问题意识。为了不使《日本汉学中的上海文学研究》成为单纯的旧文搜集,本辑中由编者王晴女士翻译的《“新中国”的母女——文化大革命后的茹志鹃小说》为此前从未译介过的文章;而其他收录的文章里,《成仿吾与鲁迅<野草>》、《近代中国的“主体妓女”表象及其夭折——探求于民国时期多种媒体中》、《张爱玲和日本——谈谈她的散文中的几个事实》和《柳雨生与日本——太平洋战争时期上海“亲日”派文人的足迹》均为作者新修订或新提供的翻译版本;《鲁迅与刘呐鸥:“战间期”在上海的<獾山艳史>、<春蚕>电影论争》、《关于郑超麟的狱中吟》两篇则经过了二次校对。除此之外,针对存在多个翻译版本的论文,我们也尽量选取译文更佳、更适合的版本收录在本辑之中。我们希望,将日本学者研究上海文学的代表性研究汇集成册,或许能较为全面地呈现域外学者的研究风格和研究范式,从而在充分借鉴的基础上,深入认识中国本土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本质特点,并有针对性地反思不同地区探索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路径、思想和方法。
这本《日本汉学中的上海文学研究》在文章选取方面有一系列突出特点。从选文的作者看,所有作者固然都是日本人,他们中有的可以认为是专研中国的“汉学家”,但也有一些学者则不限于中国研究。因而与其说这部选集反映了“日本汉学”对上海文学的认识与研究,不如从更宽泛的层面说,这部选集比较典型地反映了日本学人对“上海文学”的理解范式。从选文的研究对象看,选文探讨的“上海文学”主要聚焦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上海地区的文学,尽管有的选文细致探讨了足以反映上海城市风貌的文学作品(如茅盾的《子夜》),但绝大多数研究仍旧以那个时期在上海地区活跃着的作家及孕育于上海独特语境中的文学现象为研究对象,并且绝大多数选文的研究对象不出我们所熟悉的数位活跃于上海地区的现代作家,如鲁迅、刘呐鸥、巴金、茅盾、张爱玲和张恨水,由此反映出的,是在上世纪30年代前后作为文学生产及流通场域的上海。造成这一文学场域的前提也通过这一辑选文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发达的传媒出版业、多元的文化观念碰撞、复杂的社会—政治环境共同塑造了这样一个活跃而又繁荣的文学景观。
将观察海外汉学的文学研究限定在“上海”这个地区范围,显然有着更加深刻的学理层面的考虑。有学者指出:“上海的显赫不仅在于国际金融和贸易,在艺术和文化领域,上海也远居于其他一切亚洲城市之上。”上海是近现代中国的文化重镇,是海派文化的发源地,同样也是孕育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舞台。“透过文学观察和想象上海”可以说是这一辑选文中隐约透露的共同关注。不管是从文学作品的解读中探讨现代文明对上海都市生活和文化的改造,还是经由描述某位作家在一段时期内的写作语境,亦或是探讨外国文明如何影响上海地区的作家,上海显然是这些研究无可回避的“场景”及“背景”,而这样一个“场景”在世界范围内都可谓独一无二。因而上海独有的都市氛围决定了这些研究在讨论具体作者和作品时,必须把上海作为重要的“内容”乃至“方法”进行讨论。
本辑选文在过去三十年间陆陆续续被翻译成中文,译文均发表在具有影响力的中文期刊上,这种对日本学术的译介,使得日本的汉学研究得以被纳入本土现代文学研究的视野,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起中、日两地学术的互动与碰撞。许多日本学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例如北冈正子的一系列考查鲁迅留日期间史料的研究就属于这一类,而本辑收录了《关于<上海日报>所载须藤五百三<医生所见的鲁迅先生>》[i],则是对照日语资料,重新考索了鲁迅生前医生须藤五百三的记录,其中的史料及文献价值不言而喻。丸山昇对《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手稿的研究则“脱离路线论、运动论的框架”,尝试回到一手文献去“听清鲁迅音调”,由此就晚年鲁迅与冯雪峰在思想、态度上的异同提出了一种“假说”,认为“鲁迅所期待的不是掌握‘领导权’,倒不如说是保卫最低限度的‘主体性’。”除了将与中国作家、作品有关的重要一手文献带入研究视域,亦有一些日本学者精于考证许多与文学文本、作家生平有关的细节,从而为理解和阐释作家、作品提供了新颖的视角。例如秋吉收的《成仿吾与鲁迅《野草》》一文结合鲁迅与成仿吾在文坛的多次“交手”,证明了鲁迅将最初的新诗冠以“野草”之名,是对“成仿吾的以‘野草’嘲笑拙劣诗作”的回应[ii]。藤井省三的《鲁迅与刘呐鸥:“战间期”在上海的<獾山艳史>、<春蚕>电影论争》取向与之类似,同样关注鲁迅和其他重要文人在上海这个环境中发生了怎样的微妙联系。而铃木将久的《上海:媒介与语境——读<子夜>》通过挖掘文本背后的时代语境,阐明了上海作为文学语境的特有现代性景观。上述诸文,其取向明显不同于国内的同主题研究。本辑中的一些研究被认为弥补了中国文学史、文化史书写的缺环。如坂井洋史挖掘了陶晶孙这位在文学史中“缺席”的作家,可以视作这方面的典型,而陶晶孙不仅是创造社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开创了“新感觉派”的小说创作先河的文学实践者。尽管坂井洋史对于陶晶孙的研究与其关注巴金的初衷类似,都是试图从在文学史书写中被“边缘化”的作家那里,深入反思和探索现代文学史中隐含的“排斥”机制及“权力”的暴力性。[iii]江上幸子对近代中国的“主体妓女”表象及其夭折的考察,尽管从性别研究的角度切入,却也同样深刻认识到,文中所勾勒的那种“不能立即推翻的男性国家之规范制约中也坚持一定自立的社会行为人”(Shannon Bell语)的“主体妓女”,反映了一种既不同于传统男权社会的霸权话语、也不同于五四知识分子的反霸权话语,丰富了在“新”、“旧”两种话语之外,阐释出一条被历史所湮没的近代女性形象话语。
这批来自日本学者的上海文学研究与中国学者在研究的趣味和取向上有着较大的不同。从本辑的选文来看,日本学者在研究方法、视角和立场上,我认为有以下几个较为突出的特点。
首先,日本学者对于一切与日本有关的人物、事件和文本报以极大的关注,这批选文中不少内容都和日本有着深厚渊源,包括有日本生活经验、与日本人交往密切的作家(如陶晶孙、鲁迅、柳雨生、刘呐鸥)、由日本人撰写的与中国作家有关的回忆、日本题材作品在上海的传播、与日本相关的文学和文化传播等等。这是无可厚非的。其次,如前所述,这批选文尤为强调文学人物、文本和事件的语境还原,这或许与选编者的意图有关,但多少也反映出日本学者对于“文学”这件事的理解和态度。不少日本学者精于考索与文本细节、作者生活环境有关的文学“外部”信息,例如《1934:作为媒介者的鲁迅》一文从国民党对左翼作家的“文化封锁”开始,结合鲁迅与友人的书信,系统考证了这一时期鲁迅的写作和投稿情况,在“作者”与“报刊”的异常复杂的互动之中,尝试为鲁迅在这一“文化封锁”时期所扮演的角色作出清晰的定位。山口守的《巴金与西班牙内战》一文则从“中国文艺界如何看待西班牙内战”一事出发,在一系列围绕国际事件的论争中,探讨了巴金思想转变的前因后果。也有些学者将考证聚焦于某类文学形象、文化现象如何在上海实现了多种媒介之间的传播。前文提及的江上幸子对“主体妓女”形象的考查就是穿梭于“民国时期多种媒体中”的探求。饭冢容的《被搬上银幕的文明戏》关注的是文明戏这种在上海地区独有的戏剧形式,详细探讨了文明戏怎样颇为成功地将西方故事转译成适宜市民观看的通俗文艺,与此同时又如何成为跨越多种媒介(从文学文本到影视文本)的“中介”。这样做的优点在于,还原的语境可以为某个文本或是某位作者在某一时间内的写作活动提供一种阐释的基础,对日本学者而言,这种围绕文学的阐释基础更多是“历史”、“外部”的,而不是“理论”、“内部”的。
另一个不得不提的特点是,日本学者很少将中国文学作为一种孤立的研究对象,他们更倾向于把中国文学视作“世界文学”的一部分。具体而言,就是把中国文学的相关因素(作家、作品题材等),放置在同其他国家的文学、影视、戏剧作品的“互动”关系中进行考察。比如中村翠撰写的《<蝴蝶夫人>:从好莱坞电影到施蛰存与穆时英的小说》一文就通过《蝴蝶夫人》这个“全球性”的文本,在比较的视野下,探讨了这样一个带有“东方主义”意味的文本分别在日本和中国的接受、改编情况。濑户宏撰写的《论上海戏剧协社的<威尼斯商人>演出》也与之类似,所谓“莎士比亚在中国”本身就是一个比较文学研究的题目,有趣的是,作者濑户宏却希望“加深对本国戏剧的理解”才开始思考中国的现代戏剧[iv],无疑使莎剧的接受史研究变得更为复杂。池上贞子的研究则尝试性地勾勒了张爱玲与日本的诸种关系。由此可知,日本学者的研究力图在“全球”视野中去解释把中国文学的生成和发展,这样便不拘于“本土”的研究视域,揭示了在上海这样一个国际性都市舞台上,上海文学也必然是在那样一个相互联系的、动态的“全球”文化语境中生发出来的。
以上是编校过程中对这批论文产生的一些思考,下面想就编校工作的内容作一番简单介绍。本辑《日本汉学中的上海文学研究》的编校工作主要在已有汉译的基础上展开,编校工作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1、修订原译稿中的错字、修正存在问题的标点;2、润色原稿中的语言,修正其中存在语法错误或难以通读的句子;3、核查文中引用的汉语文献原文,尤其是根据原文指示确认汉语文献版本;4、为原文中的译名标注原文,并校对少数外语引文;5、为了阅读便利并统一选文格式,删去了选文原带摘要(或作“内容提要”)及关键词,读者如需参考这些内容,可自行查找。相关编校工作以修订错讹、确保文通句顺为目标,基本不触碰文章中的术语及关键词,也不曾对文章的文意有任何程度的篡改。最终由编者王晴女士和我分别撰写了本书的《序》和《跋》。
王晴女士与我相识于十年前的北京,彼时都是热爱学术和思想的伙伴,至今我仍记得随她一同在北大松林餐厅吃“小包子”的时候。囿于学力所限、时间仓促,这本小书在编校过程中难免疏漏,在此恳请各方专家、读者不吝批评赐教。
2021年7月于上海
[i]许多相关研究均已译成中文,例如北冈正子,张轶欧.鲁迅弘文学院的入学[J].鲁迅研究月刊,2001,{4}(11):33-42+10. 北冈正子,靳丛林.鲁迅与弘文学院学生“退学”事件(上)[J].鲁迅研究月刊,2002,{4}(11):38-51. 北冈正子,靳丛林.鲁迅与弘文学院学生“退学”事件(下)[J].鲁迅研究月刊,2002,{4}(12):37-48+59.北冈正子,何乃英.鲁迅留日时期关联史料探索[J].鲁迅研究动态,1989,{4}(11):46-51.
[ii]这一观点后来被中国学者接纳,参见符杰祥.《野草》命名来源与“根本”问题[J].文艺争鸣,2018,{4}(05):32-40.
[iii]刘成才.论坂井洋史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15,{4}(02):79-84.
[iv]《莎士比亚在中国》,页324。